2017년 10월 3일 화요일

張衡의 靈憲

《靈憲》,一卷。東漢張衡撰。撰時不詳。原書早佚。通行本有:清王謨輯本(收《重訂漢唐地理書鈔》)、洪頤煊輯本(收《問經堂叢書·經典集林》)、馬國翰輯本(收《玉函山房輯佚書·子編·天文類》)等。

張衡(七八——一三九),字平子,東漢南陽鄂(今河南南陽石橋鎮)人。少時刻苦好學,有才氣。永元十二年(一〇〇),任南陽郡守鮑德的主薄。在此期間,他寫出了《兩京賦》(《西京賦》與《東京賦》)、《同聲歌》、《定情賦》等名作。永初五年(一一一),承鮑德推薦而入京,任太史令之職達十餘年。其間,寫出了《靈憲》、《渾天儀注》等著作。又製造出新的水運渾天儀,並與漏壺相連,使渾象的演示能在任何一刻都與實際天象一致,可稱是近代天象儀的先驅。此後,又製造出指南車、記里鼓車、自飛木雕、地動儀、候風儀等機械儀器。其中,地動儀乃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測試儀。著作尚有《算罔論》,已佚。生平事迹見《後漢書·張衡傳》。鑒于張衡一生的成就,他的名字在今天已被用來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與新發現的地球小衛星(一八〇二號)。


《靈憲》將宇宙的起源、演化分爲三個階段:溟滓、龐鴻、太玄。溟滓階段,無邊無際,幽清玄静,寂寞冥默,虚無而不可爲象。但其中有某種「靈」(即道家所謂「道」),才能在後來「無」中生「有」。這是有形天地宇宙賴以生成的根源,是爲道根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進入了第二階段,是謂龐鴻。這時有氣産生,渾沌一體,是有形天地宇宙得以成體的直接前提,是爲道干又經過無法計算的時間,進入第三階段,是謂太玄。元氣分出清濁輕重,内成爲地,外成爲天。天地行施,地静合化,二氣精合,遂生萬物,乃爲道實這個宇宙起源、演化理論,繼承了先秦時期的諸多思想因素與漢代的新發展,但又有自己的特色。這一點只要與《淮南子·天文訓》的天體起源、演化理論相參照即可明了。二十世紀以來,西方現代宇宙學說的派別中也有一派主張宇宙間不斷地從虚無中創造出物質的,而有人認爲中國古代的張衡就是此派的鼻祖(西方人在天文學上僅知最早爲張衡,可見其影響之大)。


《靈憲》以天球、地體的直徑皆爲232300里,自地至天正爲一半(11650里),地的深度也是這個數值。日、月的角直徑相當於周天的(即29′24″。 736此數約當周天365的二倍。這個天體理論還保留着蓋天說的影子與某些成份,大地還是平直的而非球形,地體充盈於天球的下半個球體,《周髀算經》南北「皆移千里而差一寸」的說法也原封不動地被移用過來。但也有新的突破,「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認爲天地宇宙(即包括三維空間與一維時間)都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這個思想承繼《墨子》「宇,彌異時也;久(宙),彌異時也」而來,不僅比蓋天說要高明得多,而且與現代科學的宇宙無限觀念有某些接近之處。


星象觀測,始終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個主要内容,《靈憲》說:「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爲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數蓋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在没有望遠鏡的情况下,這個數字顯然非實測之數,但也應該有實測的成份在内。據傳,張衡曾畫出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由此來看,張衡對恒星的觀測確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靈憲》測出了太陽與月球的角直徑爲周天的,即29′24″。他繼承了京房與王充的正確看法,肯定月光是太陽光的反射,月食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陽光而發生的。他對天體運動快慢規律的總結,具有突破性的創見。「近天則遲,遠天則速」,是以距離變化來解釋七曜的運行快慢。離天近(即離地遠)則看起來慢,離天遠(即離地近)則看起來快。七曜中以月亮、水星、金星爲速度快者,屬陰性;以太陽、火星、木星、土星爲速度慢性,屬陽性。因爲七曜離地的距離是有變化的,所以速度也就會發生快慢變化與順、留、逆的變化。這一見解中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與托勒密體系的認識有相類似之處。《靈憲》中還已經出現了赤道、黄道、南極、北極等名稱。


總之,《靈憲》是一部重要的天文學理論著作,它全面地闡述了天地宇宙的生成與結構,解釋日月星辰的本質與運動的規律,用科學的見解解釋了月光與月食的原理、原因,提出了日、月、五大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有關的新見解。《靈憲》的問世,要比西方著名的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早一千多年,同時也表明我國古代對宇宙天體的認識,已經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推移,前進了一大步。
Share:

0 개의 댓글:

댓글 쓰기